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本站搜索
重点关注
今日关注
高层对话
国际接轨
农业资源
特别关注
独家视频
工作动态
申报指南
首页工作动态
     
 
运用商标 做强品牌 力促“中宁枸杞”持续健康发展


        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办公室

     
      中宁县位于宁夏平原南端,黄河青铜峡上游,县城距首府银川140公里。全县总人口31.4万人,总面积4226.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0万亩。“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驰名中外,是名贵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春采叶为天精草,夏采花为长生草,秋采果为枸杞子,冬采根为地骨皮;素有“红宝”之称,居宁夏“五宝”之首。润天地之精华,沐塞北之甘露,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受黄河灌溉之惠,使中宁枸杞含有十八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和铁、钙、锌、硒、锂、锗以及维生素E、B等微量元素,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延年益寿、抗病防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枸杞是中宁的特色,中宁的象征,是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商标战略,以“商标富农、品牌兴县”为目标,按照“中卫知名、宁夏著名、中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采取市场牵动、企业带动、政策推动、社会联动等办法,培育、催生了一批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知名产品和企业。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商标创建,着力提升品牌牵动力。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2001年“中宁枸杞”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使用,成为全国唯一以枸杞原产地命名的证明商标。2006年“中宁枸杞”获“全国十佳区域品牌”光荣称号。2007年“中宁枸杞”获国际林产品博览会3个金奖,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并荣幸地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产品”。2008年,“中宁枸杞”荣获“宁夏著名商标”称号。特别是2009年“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无形身价达到29.63亿元,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彰显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强化“中宁枸杞”商标培育、规范使用、商标品牌推广,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县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商标品牌战略的筹划推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工商、质监等部门抽调专人,落实责任,主抓商标品牌战略的日常工作,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对“中宁枸杞”争创驰著商标,我们组织专门班子,从载体选培、形象设计、平台搭建、市场营造、资料完善、申报核批等环节进行重点抓促,形成了强有力的培育争创动力。同时,县人民政府建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奖励推动机制,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现金50万元;对荣获“宁夏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现金5万元;对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有力地推动了商标品牌的培育争创和商标品牌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狠抓基地建设,着力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坚持把基地建设作为“中宁枸杞”商标发展的重要举措,抢抓自治区百个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机遇,按照出口农产品(食品)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采取统一放线定穴、统一品种规格、统一栽植标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现代管理“五统一”的要求,建成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4万亩,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万亩。今年5月份,中宁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被批列为全国首批108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之一。目前,全县种植枸杞20万亩,分别占全区和全国总面积的36%和23%;枸杞干果年均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达10亿元,综合产值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中宁枸杞”的现金收入为2600元,占现金总收入的46.2%。为了促进“中宁枸杞”品牌健康稳定发展,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并以每年县财政新增收入10%的比例递增,力争使“中宁枸杞”从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市场流通等方面实现一个大的提升和大的跨越。

      (三)突出龙头带动,着力提高品牌附加值。坚持把深加工作为推动商标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参与枸杞加工流通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着力提升深加工能力。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枸杞营销加工企业的贷款扶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加工、营销环节资金短缺等问题。大力推广“企业+基地+标准化+商标”的生产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今年,投资4.5亿元建设了占地600亩的枸杞加工城,引进区内外枸杞深加工企业入园建厂、集中发展,积极筹建中宁枸杞产业集团,整合资源,着力解决枸杞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实现“中宁枸杞”加工由低、散、少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培育枸杞深加工企业13家,开发出了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茶等六大类十几种精深产品,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年生产枸杞深加工产品2万余吨,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

      (四)搞活市场流通,着力增强品牌发展动力。坚持把拓展市场作为推进商标发展的着力点,根据区域行业特点,搞好出口枸杞的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枸杞的国际市场份额。今年,我县抢抓自治区建设十大“特色农贸市场”的宝贵机遇,建设了占地1300多亩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配套建设枸杞商业一条街,设置中宁枸杞专卖区,实现优质优价、名牌专卖,着力提高中宁枸杞的品牌身价。进一步拓展销售流通渠道,成功将“中宁枸杞”打入中石化系统3万多家易捷便利店,开创了枸杞复式销售模式。目前,县内已形成了1.2万人的枸杞营销队伍,16家枸杞营销专业合作社和68家年经销枸杞百吨以上的营销龙头企业。取得独立出口权企业达13家。建设“中宁枸杞专卖店”220家,枸杞销售覆盖全国141个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建立枸杞电子交易商务平台,实现了网上交易。今年1月~9月份,全县出口枸杞干果5000余吨,实现销售额5000万美元。

      (五)规范商标管理,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了保护好“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管理暂行办法》、《“中宁枸杞”专卖店管理暂行办法》、《“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包装物统一印制、销售管理办法》,从商标的管理、使用、包装、维权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并连续5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枸杞市场整治的通告》。宁夏自治区工商局也在全区范围内长期开展了查处侵犯“中宁枸杞”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的专项行动。县工商部门加强枸杞生产和市场流通的监管力度,集中整治枸杞投入品监管,深入全国各主销城市开展打假保真和商标维权行动,积极联系使县人民政府与成都、云南、重庆等14个地方人民政府、工商部门签订了异地联合维权打假协议,并通过“中宁枸杞”网站公布“中宁枸杞”正宗原产地认定区域,曝光假冒“中宁枸杞”侵权等不法行为,使“中宁枸杞”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建立枸杞产品质量查询平台,实现了产品质量手机短信和网站追溯。举办首届“中宁枸杞”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建立枸杞包装物的审核备案制度、招标印制制度和枸杞营销户的诚信等级评选制度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等制度,双标双贴统筹标志使用和规范包装式样,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切实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着力提升商标品牌核心竞争力。四年来累计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120余万枚。今年,我县枸杞价格均等价一直在每市斤20元左右高位运行,特别是贡果价格将近40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深入宣传推广,着力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枸杞历史文化、医药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创作“红枸杞”系列文学艺术作品,用文化提升内涵,用文化塑造形象。我们成功筹办了六届枸杞节,在成都、上海、北京、广州、福州举办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开通了“中宁枸杞”网站,大力宣传、推介“中宁枸杞”商标优势和产品功能。今年,我县投资10亿元建设了中国枸杞博物园,力争将其打造成集枸杞观光、休闲、商贸、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中心。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地理标志·中宁枸杞》和电影《杞乡情缘》,电视连续剧《枸杞红了》正在拍摄。同时,邀请和接待了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以及瑞士国家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中宁枸杞”地域特色和黄河文化历史内涵,大力宣传“中宁枸杞”,提升“中宁枸杞”知名度。

      虽然近年来“中宁枸杞”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种植水平和加工研发能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中宁枸杞”加工转化率还不高、商标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外向型发展有待进一步开拓、文化效益尚处在价低层次、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适用范围还不广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商标意识,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带动战略,在不断提高枸杞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自治区及主销地主流媒体,广泛参与各种节会,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鼓励企业积极注册争创一批著名或驰名商标,以品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催生一批枸杞名牌产品,以更多的系列商标保护“中宁枸杞”这一金字招牌,全面提升“中宁枸杞”商标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中宁”的商标效应。牢固树立“统一市场、抱团发展”的思想,以“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和资本为主要纽带,通过合作、租赁、挂靠等多种形式,对“中宁枸杞”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以及科研、开发、科技服务的社会团体进行系统整合和战略重组,集中资源和优势,进行优化配置,组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集团,形成“中宁枸杞”发展的集约优势,以大产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模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开拓更宽更广的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中宁枸杞”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力。质量是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商标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实践证明,地理标志不仅是永久的经济效益,还是长期的无形价值;不仅实现产品的功用价值,还实现超越产品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延伸价值。我们将用足用活用好“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以科学化的理念谋划“中宁枸杞”,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中宁枸杞”,以创新型的理念打造“中宁枸杞”,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中宁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5万吨,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农民人均来自“中宁枸杞”的现金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经过未来十年的努力,逐步把中宁建设成为全球、全国、全区枸杞种植标准最高的生产基地、科研技术最强的研发中心,链条最长的加工车间、品质最优的示范区域、内涵最深的文化阵地、物流辐射最广的市场核心,实现“中宁枸杞”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让“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特产报      时间:2010-12-20 15:12:21